


深圳市龙夫化工有限公司
- 电话:
- 0755-83423692
- 手机:
- 13554780376
- 联系人:
- 刘工
- QQ:
- 29184367
- 邮箱:
- lj197605@126.com
LONGFOR 6201环保水基除锈清洗剂 | 金属表面高效清洁与短期防锈解决方案
产品核心定位
LONGFOR 6201是一款专为金属表面设计的环保型弱酸性除锈剂,采用水基配方,融合有机酸、表面活性剂及防锈成分,实现除锈与防锈双重功能。不含甲醛、亚硝酸钠等有害物质,符合RoHS及REACH标准,适配镀锌板、铜、不锈钢、碳钢等多种材质,广泛用于电镀、喷漆、工业制造等领域,解决传统强酸除锈剂的腐蚀性高、污染重、健康风险大等问题。

核心性能优势
高效除锈能力
去锈率>99%:原液室温下可快速剥离氧化层与顽固锈斑(X型镀锌板去锈率>99.7%,V型碳钢>99.9%)。
无残留清洁:弱酸性配方(pH 4.5-7.5)避免金属表面二次腐蚀,清洗后自然干燥无残留,提升后续工艺附着力。
短期防锈保护
7-10天防锈期:清洗后形成钝化膜,自然环境下短期防锈,减少工序间防锈处理成本。
安全环保特性
无毒无害:通过生物降解测试(28天降解率>80%),无刺激性气味,操作无需特殊防护。
兼容性强:对镀锌板、铜、铝、不锈钢等无腐蚀(溶胀率<0.1%),保护设备寿命。
灵活应用场景
多模式使用:支持手工擦拭、超声波清洗、高压喷淋,常温或加温(40-50℃)均可操作。
稀释适应性:X型/V型可稀释1-10倍,W型需原液使用,降低综合成本。
技术参数与型号适配
参数/型号 X型(镀锌板) W型(铜/有色金属) V型(碳钢/不锈钢)
外观 无色透明液体 无色透明液体 无色透明液体
密度(20℃) 1.000 g/cm³ 1.000 g/cm³ 1.000 g/cm³
粘度(25℃) 0.90 mPa·s 0.90 mPa·s 0.90 mPa·s
表面张力 26.1 mN/m 26.1 mN/m 26.1 mN/m
pH值(原液) 6.5-7.5 4.5-5.5 4.5-5.5
金属离子含量 Na⁺≤0.019%、K⁺≤0.0255% Na⁺≤0.019%、K⁺≤0.0255% Na⁺≤0.019%、K⁺≤0.0255%
应用场景与操作指南
适用领域
工业制造:汽车零部件、机械加工件的预处理,提升电镀/喷漆附着力。
精密仪器:光学设备支架、电子元件连接器的锈蚀清洁。
建筑维护:钢结构桥梁、管道表面的锈斑清除与短期防护。
使用流程
预处理:清除表面油污(建议搭配碱性脱脂剂)。
除锈操作:
浸泡/喷涂:原液或稀释后覆盖锈蚀部位,作用时间30秒至5分钟(视锈层厚度调整)。
机械辅助:刷洗或超声波加速锈层剥离。
后处理:清水漂洗并干燥,无需额外防锈处理(7-10天防护期)。
废液管理
静置分层:废液沉淀24小时后分离浮油与沉渣,达标后排放(COD<100 mg/L)。
注意事项
安全操作:长期接触建议佩戴橡胶手套,避免皮肤过度脱脂。
效能监测:溶液浑浊度达50%或颜色变深时需更换,确保除锈效率。
环境适配:高湿度或盐雾环境建议缩短防锈验证周期(模拟实验优先)。
注:本文数据基于实验室测试及行业应用验证,实际效果可能因工况差异略有不同。
产品核心定位
LONGFOR 6201是一款专为金属表面设计的环保型弱酸性除锈剂,采用水基配方,融合有机酸、表面活性剂及防锈成分,实现除锈与防锈双重功能。不含甲醛、亚硝酸钠等有害物质,符合RoHS及REACH标准,适配镀锌板、铜、不锈钢、碳钢等多种材质,广泛用于电镀、喷漆、工业制造等领域,解决传统强酸除锈剂的腐蚀性高、污染重、健康风险大等问题。

核心性能优势
高效除锈能力
去锈率>99%:原液室温下可快速剥离氧化层与顽固锈斑(X型镀锌板去锈率>99.7%,V型碳钢>99.9%)。
无残留清洁:弱酸性配方(pH 4.5-7.5)避免金属表面二次腐蚀,清洗后自然干燥无残留,提升后续工艺附着力。
短期防锈保护
7-10天防锈期:清洗后形成钝化膜,自然环境下短期防锈,减少工序间防锈处理成本。
安全环保特性
无毒无害:通过生物降解测试(28天降解率>80%),无刺激性气味,操作无需特殊防护。
兼容性强:对镀锌板、铜、铝、不锈钢等无腐蚀(溶胀率<0.1%),保护设备寿命。
灵活应用场景
多模式使用:支持手工擦拭、超声波清洗、高压喷淋,常温或加温(40-50℃)均可操作。
稀释适应性:X型/V型可稀释1-10倍,W型需原液使用,降低综合成本。
技术参数与型号适配
参数/型号 X型(镀锌板) W型(铜/有色金属) V型(碳钢/不锈钢)
外观 无色透明液体 无色透明液体 无色透明液体
密度(20℃) 1.000 g/cm³ 1.000 g/cm³ 1.000 g/cm³
粘度(25℃) 0.90 mPa·s 0.90 mPa·s 0.90 mPa·s
表面张力 26.1 mN/m 26.1 mN/m 26.1 mN/m
pH值(原液) 6.5-7.5 4.5-5.5 4.5-5.5
金属离子含量 Na⁺≤0.019%、K⁺≤0.0255% Na⁺≤0.019%、K⁺≤0.0255% Na⁺≤0.019%、K⁺≤0.0255%
应用场景与操作指南
适用领域
工业制造:汽车零部件、机械加工件的预处理,提升电镀/喷漆附着力。
精密仪器:光学设备支架、电子元件连接器的锈蚀清洁。
建筑维护:钢结构桥梁、管道表面的锈斑清除与短期防护。
使用流程
预处理:清除表面油污(建议搭配碱性脱脂剂)。
除锈操作:
浸泡/喷涂:原液或稀释后覆盖锈蚀部位,作用时间30秒至5分钟(视锈层厚度调整)。
机械辅助:刷洗或超声波加速锈层剥离。
后处理:清水漂洗并干燥,无需额外防锈处理(7-10天防护期)。
废液管理
静置分层:废液沉淀24小时后分离浮油与沉渣,达标后排放(COD<100 mg/L)。
注意事项
安全操作:长期接触建议佩戴橡胶手套,避免皮肤过度脱脂。
效能监测:溶液浑浊度达50%或颜色变深时需更换,确保除锈效率。
环境适配:高湿度或盐雾环境建议缩短防锈验证周期(模拟实验优先)。
注:本文数据基于实验室测试及行业应用验证,实际效果可能因工况差异略有不同。